《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》是俄国作家伊万·阿列克谢耶维奇·布宁(在中国也常被译为伊凡·蒲宁)创作的一部自传性长篇小说。该作品以主人公阿列克谢·阿尔谢尼耶夫童年、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基本线索,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,展现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变化。小说不仅描绘了俄罗斯中部恬静的自然风光、淳朴的民风民俗,还刻画了贵族、农民、商人、知识分子等各阶层人物的形象。布宁以散文诗般的优雅笔调,将大自然的声音、气味、色彩和光线细腻捕捉并诉诸笔端,同时抒情地回忆了俄罗斯的乡土和古老的民风。作品着重表达了“我”对大自然、故乡、亲人、爱情和周围世界的感受,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情节驱动,事件之间没有严格的因果联系和时间的连贯性,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。
伊万·阿列克谢耶维奇·布宁(Ivan Alekseyevich Bunin),笔名伊凡·蒲宁,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、诗人和翻译家。他1870年出生于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,青少年时代在农村庄园度过。由于家境中落,布宁中学未毕业便被迫辍学,自谋职业,生活经历坎坷。1887年,他开始发表文学作品,并逐渐崭露头角。布宁的创作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:十月革命前和十月革命后。革命后,他于1920年侨居法国,继续从事文学创作。布宁的主要作品包括诗集《落叶》,短篇小说《安东诺夫的苹果》《松树》《新路》,中篇小说《乡村》《米佳的爱情》以及长篇小说《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》等。他的创作深受列夫·托尔斯泰、契诃夫、高尔基等大作家的影响,作品充满了对俄罗斯乡村生活的深情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。1933年,布宁因其在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,成为俄罗斯首位获得此项殊荣的作家。